

决定出国
在大二下学期,在和导师深度沟通之后。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在国外的发展远超于国内,抱着能够不断深入追求学术的信念。我决定求学海外。
遇见Pivot
当我开始准备留学的时候,在和中枢老师交流之后。老师让我在大二暑假开始考托福,这样尽快考到90+后,准备开始申请UCB交换。在UCB交换期间,老师不断指导我和伯克利的教授沟通,继续进行科研。很多学生在沉迷科研的时候,有点忽视GPA。老师一直提醒我这方面,并且和我深度沟通了去伯克利的选课安排,更好的帮助了。而且非常开心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成功获得了UCB的暑期科研。科研期间,老师不断指导我和导师进行沟通,最终我获得了教授的强力推荐,这给我的申请有了不少的加分。具体的申请方向是机器人方向。在学校的选择上是选择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靠前,以及机器人方向不错的学校,也有重点考虑交换和暑研去学校。

规划出国
首先说一下GPA,在GPA的保持上,注意选课时量力而行,如果工作量很大的课堆在一个学期,既不能掌握好知识,也容易拉低GPA。
本科期间在国内本校从事了一些计算机视觉方面的工作,但是是偏应用层面,只能在简历和推荐信上加一笔。在国外交换以及暑期科研期间参与了三维视觉,机器人控制方面的工作。需要学习《机器人入门》之类直接相关的课程,也可以学习控制论,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CS相关的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也是尽量多学。总的来说,在机器人领域涉猎的范围也比较广但没有比较深入且得出显著成果的方向。
最终决定去UC Berkeley 的EECS MEng 的项目。因为主要考虑到学校名气的问题,可能对自己日后无论在学术界或者工业界的发展都有帮助。非常感谢Pivot的老师对我申请的帮助,多亏老师的帮助与指导,我才少走了很多弯路。最后这个令我比较满意的申请成绩,也是我们一起努力的成果。

Pivot助攻
申请过程中得到了Pivot老师的很多帮助。从大二开始还未签约的时候,就从老师处获得了不少的指导和帮助,感觉老师并不是单纯为了销售而销售,是真的为我的将来做考虑。
签约之后老师也是全程跟踪我的学习与申请,并不像我同学签约的机构,签约之后顾问老师就对他不闻不问了。
在校内科研项目选择,交换期间课程选择,暑期科研与教授相处,选校等过程中,都得到了很多宝贵且可行的建议。
在文书方面突出了涉猎的广度,因此最后也都录取了比较满意的Master。

一些小的tips
出国固然花销比较大,但是如果确实非常想出国读研,依然有办法可以减少花销问题。如出国交换,只需要按流程申请,我们学校会贴补所有费用总额的70%-80%的。如暑期科研,只需要担负生活费用和旅行费用。如硕士项目的高额学费,也考虑可以申请Ph.D. 而不申请硕士。我身边有同学确实按照这样的路线走下去,也为家里节省了开支。
关于找机构方面,销售并不能帮助你的申请,更应该关注的是规划和文书老师。很多大机构的文书只是对于文书的翻译和润色,这种对于申请的帮助真的很小,尤其是对于我们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更需要注意策划和服务老师的专业度。我也很庆幸Pivot老师的专业度,比我更了解我想申请的专业,了解学校的喜好以及各项科研的选择和区别。